常州太湖灣旅游度假區晉升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
????江蘇省常州太湖灣旅游度假區日前晉升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,成為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最新認定的15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之一。太湖灣旅游度假區管理辦公室主任王宏強說:“晉升為‘國家級’只是新的起點,灣鎮融合發展是下一步要做的大文章?!?/p>

????從一片荒蕪到美景再現
????1970年代,太湖灣還是一片荒蕪。2002年,常州市武進區率先在太湖之濱建設旅游度假區,重在把旅游業打造成新的經濟增長點。
????如何讓荒山變鳳凰,這是一場艱難蛻變。不急開發急生態,太湖灣建設的第一步,就是修復生態,度假區聘請了世界旅游組織高起點規劃:實施了湖底清淤、圍網拆除、濕地營建的“清水”工程;居民動遷、企業搬遷、新建污水處理廠的“治污”工程;封山育林、植樹造林、宕口整治復綠的“增綠”工程;盤山公路、環太湖路、雪馬路的“暢通”工程。一系列“生態工程”拉長了太湖灣的風景線,實現了一路一景、路隨景移,再現了“煙波太湖”美景。
????如今的太湖灣,大氣環境達到國家一級標準,植物生長茂盛,共有喬木、灌木、草本植物百余種,鳥類70多種,魚類30多種。太湖三白、陽湖水蜜桃、陽湖新月綠茶等更是久負盛名。規劃范圍30平方公里,核心區18.6平方公里的“太湖灣”,終于成為常州南部一張“波光粼粼”的旅游名片。
????“微度假·慢生活”區域旅游目的地
????自2002年以來,太湖灣累計投入近百億元用于旅游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。環球動漫嬉戲谷、中華孝道園2家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,春秋戰國闔閭城遺址、蓼莪禪寺等多項歷史遺跡,留青竹刻、馬燈舞、掐絲琺瑯畫、雅浦釀酒技藝等多項非遺技藝,形成了太湖灣獨特的“山、湖、林、田、花、果、茶、文”融合的資源格局。
????漫娛奇幻、慢居太湖、慢享自然、慢悟人文、慢品田園的“微度假·慢生活”產品體系,構建了運動健身、休閑娛樂、康體療養、夜游、常態化節慶賽事活動等完整的休閑度假產品體系。這里還承辦了國家體育旅游精品賽事24H單車環太湖認證賽、國際龍舟聯合會世界杯賽、世界旅游小姐全球巡演、太湖灣嬉戲跑、太湖灣千人毅行、太湖灣生態美食節等常態化的特色節慶及賽事活動。近年來,游客年接待量均超300萬人次,過夜游客中省外占比近八成。太湖灣已成為長三角區域頭部旅游目的地。
????灣鎮融合建設美麗鄉村
????從2007年至今,太湖灣先后建設了盤山公路、環太湖路、太北路、342省道連接線、雪馬線、雪馬線鎮區段、竺山路、避風港線、嬉戲路、雪馬線延伸段、道南路等,這些道路的建成,連通了山南和山北,更方便了當地居民和外界的溝通。
????昔日太湖岸邊貧窮落后的小漁村——太滆村,將生態治理和特色產業相結合,“洗腳上岸”打起“漁文化牌”。太滆村是常州市唯一位于太湖的專業漁業村,也是沿太湖7公里湖岸線唯一保留的特色村莊。太滆村主動接受太湖灣的輻射,已發展成了集特色美食、微度假、農家采摘于一體的旅游格局,是常州新農村建設的一張靚麗名片。
????作為蘇南地區唯一少數民族聚居村的城西回民村,也是較早接受太湖灣輻射的村落,回民村看準時機發揮生態優勢,挖掘陡門塘民族特色,保護好文物古跡、歷史建筑、傳統民居和非物質文化遺產……如今,“小盆景”變成了連片的“好風景”,村民人均收入達36000元,城西回民村也在今年9月獲得“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”“國字號”榮譽。
????王宏強說,未來太湖灣要積極以“太湖休閑第一灣”這一鮮明的個性定位,融入環太湖旅游經濟圈。 肖燕 盛棲圖文報道
????來源:常州日報
-
延伸閱讀